上海物流公司神碼物流落戶昆山
發布于:2012/2/15 來源:m.xiao99.cc 點擊次數: 我國的物流信息化從20世紀70年代起步,80年代進行鋪墊,90年代中后期進入發展階段,近年來雖然有很大的提高和進步,但總體來看,信息技術應用和普及程度仍然處于較低水平,發展也十分不平衡。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目前,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不僅比較少,而且應用層次也比較低。信息化水平低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物流企業發展的瓶頸。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一個調查結果,如表所示。
物流信息化專業人才缺乏。雖然近年來等軟件飛速發展,但是至今一直沒有找到一個非常適合中國企業的第三方物流軟件。上海物流這主要是因為熟悉計算機的人不懂物流,懂物流的人又不熟悉計算機,軟件開發者很難將流程表達出來,以至于中國物流信息化尚處于一個艱難的摸索階段,不管是制定企業戰略的決策層,還是實施企業戰略的中低端人才,在推進物流信息化的過程中都顯示能力不足,決策層對信息化的需求缺乏明確的總體設計,規劃思路和策略,中低端人員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就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論指導,合起來,技術或物流信息化的推進也因此步履維艱。物流信息標準化工作滯后。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物流標準化工作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泛。目前,我國物流標準化體系的建設還很不完善,物流信息標準的制定和修改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需要。商品信息標準不統一,上海物流公司企業間就很難實現信息的交換和共享。物流領域里這種技術標準的多方面差異和缺陷,不僅導致物流系統作業環節增加,物流速度降低,物流事故增加,而且制約了物流的協調運作,整個電子化的物流網絡相互之間難以做到兼容,數據難以交換。信息難以共享,使得商品從生產,流通到消費等各個環節難以形成完整通暢的供應鏈,嚴重影響了中國物流行業的管理和電子<優麥電子商務論文>商務的運作。
基礎信息和公共服務平臺發展緩慢。目前,我國物流基礎信息和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與應用尚不如意。據調查,GPS、GIS技術服務在大型企業的應用比例為23%,在大型物流企業的應用僅有12.5%,在中小企業基本上是空白"基礎研究技術服務應用比例過少,整個行業的整合就相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