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貨運公司物流現狀發展前景
發布于:2012/2/9 來源:m.xiao99.cc 點擊次數: 建設配送中心,應在有效整合現有物流資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的內海港口、內河碼頭的物流基礎設施,并加以必要的改造提高,兼顧近期運用和長遠發展需要,構建一個以港口、碼頭為依托的,以第三方物流為主體的貨物配送、集散、中轉、代理,具有規模效應的“物流配載中心”,占地面積在500畝左右為好。在這里建設園區,可以有效地實現港口、航運、空運、公路、鐵路的聯動,能將我市的東部和西部相銜接,有效分擔市區的貨運量,將其成為我市商貿物資流通集散地,促進經濟區之間物流銜接。物流業涉及運輸、倉儲、商業、物資和對外貿易等相關行業,我市的物流園區建設規劃,僅靠交通部門或行業自我封閉建設是難以達到目的的,沒有政府的支持是很難打開工作局面的。為此建議在交通運輸、交通管理、規劃、土地、商業、發展委、工商、稅務等部門相互配合,統一進行可行性論證與規劃認可后,可由交通部門進行立項,組織前期準備工作。
由于物流業是一項投資大、回報慢,但綜合效益高的特殊行業,建議政府在規劃用地、稅收、資金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及必要的扶持。例如提供一定數量的低息長期貸款,優先優惠貸款,同時還要實施對規劃園區內外交通設施建設。由于我市的物流產業剛起步,因此上海貨運公司物流園區的建設不能一哄而起,可在建好“物流中心”后,再建“配載中心”,也可一次規劃,分步實施。還要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因物流園區屬城市建設區域內的基礎設施之一,一旦建成則很難變動,所以切忌將物流園區規劃等同于一般的貨運站場建設。
物流產業不同于具有明顯產業界定的實體產業,需要由多個行業在不同側面共同參與,涉及的關系復雜。因此,我市的貨物運輸物流產業發展就更需要政府強有力的支持和調節。無論從規劃到政策出臺,從土地劃撥到資金扶持,沒有政府的推動,發展物流業則是一紙空文。所以要請政府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相關的政府規范性文件,共同做好物流的發展規劃和功能定位。同時要把發展物流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它不僅能帶動企業經濟效益,還可以增加我市就業機會,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對于溫嶺而言是一個道路運輸大市,但正趨于一個轉型時期,貨運市場還趨于低層次,物流業尚未起步,在物流市場的供給方面,企業還面臨著諸如基礎設施瓶頸、市場分割等困難。因此,我市物流的發展和物流園區的建設就更加需要政府強有力的支持和調節,并根據本市的實際情況和企業自身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